毒品知識介紹
          瀏覽次數:    時間:2018-11-24 12:28:13

          ■毒品定義

          我國法律規(guī)定,毒品是指鴉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(冰毒)、嗎啡、大麻、可卡因以及國家規(guī)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。

          ■毒品分類

          通常分為傳統(tǒng)毒品、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(又稱第三代毒品)。

          常見的傳統(tǒng)毒品有:鴉片、海洛因、大麻、嗎啡等;

          常見的合成毒品有:冰毒、氯胺酮、搖頭丸、麻古等;

          常見的新精神活性物質有:“阿拉伯草(恰特草)”“小樹枝”“笑氣”“喪尸浴鹽”等,約有170種,花樣百出,目前已逐步滲透國內。

          ——常見的傳統(tǒng)毒品,相信你基本都知道!

          海洛因。外觀呈灰白色粉末狀,俗稱“白粉”“白面”,在1920世紀被世界各國列為“頭號毒品”,成癮性是鴉片的410倍。吸食將致嚴重心血管、神經、免疫、生殖、內分泌等系統(tǒng)疾病,80%以上吸食人員患有中度以上抑郁癥。靜脈注射海洛因更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。

          鴉片。俗稱“大煙”,從罌粟果實中提取,風干后的鴉片呈深棕色的膏狀物。

          大麻。俗稱“迷幻煙”,源于大麻科屬植物,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有抑制、麻醉作用。吸食大麻會使人腦功能失調,記憶力受損,心動過速,免疫力降低。

          嗎啡。從鴉片中提取所得產物,外觀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,具有極強耐受性和成癮性,屬于國家嚴管藥物。嗎啡有極強的麻醉、鎮(zhèn)痛作用,醫(yī)學上主要制成注射液使用,止咳藥水普遍含有微量嗎啡成分,應避免頻繁使用。

          其他:杜冷丁、古柯、可卡因……

          ——泛濫嚴重的合成毒品,這些常見的你必須要牢記!

          冰毒。俗稱“冰”,外觀呈透明塊狀結晶體,未研磨前像冰糖。吸食后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,極易導致精神病,表現出妄想、好斗、自殺或殺人傾向等,嚴重損害心臟、肝臟、免疫、神經系統(tǒng)。具有極強的精神依賴性,目前已成為國內泛濫最嚴重的毒品之一。

          氯胺酮。俗稱“K粉”,外觀呈白色結晶粉末。具有很強的依賴性,吸食易致神經、心血管、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,出現幻覺、行動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狀(自殘、自殺等),同時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都造成嚴重的損害。

          搖頭丸。俗稱“迷魂藥”“迷幻藥”,外觀為形狀多樣,五顏六色的小藥片、膠囊或糖果。具有較強依賴性,吸食后表現出超乎尋常地活躍,整夜狂舞、不知疲勞,常常伴有幻覺導致行為失控,引發(fā)集體淫亂、自殘與攻擊性行為,并誘發(fā)精神分裂癥及急性心、肝、腎、腦疾病。

          麻古。也稱麻果(泰語的音譯),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(冰毒)和咖啡因。外觀與搖頭丸相似,具有很強的成癮性。吸食后危害和冰毒、搖頭丸相似。

          其他:迷幻蘑菇、三唑侖、安納咖……

          ——花樣百出的新精神活性物質,這些常見的你必須要認識!

          合成大麻素類。合成大麻是一系列具有類似天然大麻素作用的人工合成物質。能產生比天然大麻更為強烈的快感,該類制品多以香料、花瓣、煙草、電子煙油等形態(tài)出現,代表制品包括“小樹枝”“香料”“香草煙”等。

          卡西酮類。能導致興奮并致幻,伴有心動過速、血壓升高等反應,容易造成嚴重的大腦損傷,多以“浴鹽”“植物肥料”“除草劑”“研究性化學品”等名稱偽裝出售,多是粉末和片劑。

          芬太尼類。屬人工合成的強效麻醉性鎮(zhèn)痛藥,副作用是瘙癢、惡心、呼吸抑制。藥效較強,極少量攝入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乃至危及生命。

          苯乙胺類。興奮能力強、持續(xù)時間長,容易導致心動過速、血壓上升、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癥狀,甚至引發(fā)抽搐、腦中風致死。長期濫用會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發(fā)生退行性病變,使濫用者精神錯亂,出現妄想和抑郁等癥狀。典型代表:廈門曾查獲該類毒品LSD(俗稱“郵票”)。

          哌嗪類。興奮和致幻作用比較溫和,持續(xù)時間更長。濫用方式:常以聚會藥物出售,多是片劑和粉末,主要通過口服吸食。

          色胺類。能使人體產生強烈幻覺,以膠囊、片劑、粉末、液體等多種形式出售,以口服、鼻吸、抽食、注射等多種方式吸食。

          植物類:植物類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恰特草(Khat)、卡痛葉(Kratom)、鼠尾草(Salvia divinorum

          ——恰特草 原產于非洲及阿拉伯半島,主要活性成分為卡西酮,具有興奮和輕微致幻作用。由于卡西酮的降解,恰特草一般以新鮮的植物出售,但也有賣干葉子的,和酒精提取物的。吸食方式一般是咀嚼恰特草的葉子和嫩芽,也有沏茶的。

          ——卡痛葉 原產于東南亞,主要活性成分為帽柱木堿和7-羥基帽柱木堿,具有類似嗎啡的麻醉作用。卡痛葉的新鮮葉子一般是咀嚼,干燥葉子的粉末一般是口服或煮茶。

          ——鼠尾草 原產于墨西哥,主要活性成分為二萜類物質,具有強烈致幻作用。鼠尾草一般以以種子或葉子出售,但也有賣液體提取物的。鼠尾草的新鮮葉子一般是咀嚼,或是搗碎沖泡飲用,干葉子以抽煙的方式吸食。

          ——新奇誘人包裝的“偽裝”毒品,這些常見的你必須要警惕!

          止咳露(水)。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,其代謝產物就是嗎啡。長期大量使用會影響人體健康,也具有成癮性。

          0號膠囊”。成分主要是安非他明的衍生物,是冰毒提取過程中產生的殘渣。其危害不僅在于對人體機能造成傷害,更重要的是人食用后易出現亢奮及幻聽、幻視等癥狀。

          “開心果”。近年從泰國流入我國的一種新型毒品,主要成分是冰毒。呈粉紅色顆粒狀,像毒品搖頭丸?!伴_心果”可不是零食,而是比搖頭丸還厲害的毒品。

          “奶茶”。呈粉末狀,與咖啡、奶茶相似,多用奶茶、咖啡、茶葉包等包裝掩飾。開水調和后即可吸食,也可與其他飲品混合飲用,口味不發(fā)生變化。主要成分是氯胺酮、搖頭丸等,作用與K粉、冰毒相似,使人極度亢奮,容易上癮,對人體危害性大。

          “可樂”。又叫“開心水”,是一種呈透明、液態(tài)狀毒品,無味。由冰毒、搖頭丸、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。極易溶于水,是一種作用很強的致幻劑。

          “橙汁”“跳跳糖”。一種偽裝成“橙汁”“跳跳糖”的新型毒品,遇水即溶,即沖即飲,與各種飲品混合后,口味都不發(fā)生變化。毒品效果持續(xù)時間較長,喝一次,兩天內大腦都會處于興奮當中,對吸毒人員極具誘惑力。

          新聞圖片

          主辦單位:莆田第五中學 閩ICP備05007000號-1

          學校信箱:ptwzbgs@163.com   郵政編碼:351100

          學校地址: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(qū)霞林街道棠霞街215號

          国产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中文,久久真人毛片免费视频,少妇一区二区视频,乱人伦中文视频精品在线